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从7月7日或8日开始,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。此时正值初伏前后。小暑,重在理解“暑”字。在新华字典中“暑”为热,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,而是炎热。
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,古人认为小暑期间,还不是一年中***热的时候,故称为小暑。也有节气歌谣曰: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。”指出一年中***热的时期已经到来,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。小暑以后,暑热更加突出,人体出汗多,消耗大,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小暑节气特点
小暑的节气特点是炎热、耗气、通于心。暑气本是夏日的主气,但对于体质偏弱或暑热太过的情况,暑气就成了暑邪。
暑邪为阳,故多直入侵犯气分,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;
汗多伤津,阴液亏损,就会口渴喜饮,唇干舌燥;
大汗淋漓时,气随津泄,导致气虚,所以会气短乏力、时常困顿;
暑气在夏而通于心,暑热之邪扰动心神,引起烦乱不宁。
小暑
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。由于出汗多,消耗大,再加之劳累,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。小暑究竟如何养生,请跟随小编一起看看“小暑养生四部曲”吧~
******步:艾灸健脾祛湿
脾应于长夏,小暑时节暑湿当道结伴而行,此时***需艾灸,健脾化湿。以下穴位可在小暑时节重点施灸。
一、太白——脾经原穴
定位:在足内侧缘,当足大趾本节(第1跖趾关节)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。
对脾系统的保健非常关键,按揉、艾灸太白可以补脾,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、浑身乏力、犯困、水肿、腹胀、腹泻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若能在脾经主时(上午9至11点)艾灸,效果更好。
推荐阅读:艾灸脾经,滋阴养血!
二、足三里——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
定位: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膝盖之下外侧凹陷处(外膝眼)下3寸。
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,太白和足三里为气机升降之枢机。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,需配合艾灸足三里。
脾经上的太白穴、三阴交和阳陵泉,同时也是******大穴。有******计划的朋友,可以按摩加艾灸这几个穴位,记得要从下到上依次按摩,效果更佳,可促进下肢气血回流,唇色红润泽丽。
四大养生穴位
关元(元气出入关卡)
中脘(调养脾胃)
气海(阴中之阳、元气之海)
命门(生命之门,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)
这四大穴能起到调******血,宽胸降气,健脾和胃,鼓舞阳气、***************的作用。
第二步:养心为上
养生***重要的原则是跟上自然的脚步。夏季为心所主,所以我们应顾护心阳,心平气和,心宜静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。
从具体内容来说,夏养心的“心”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“心脏”的概念,而是包括心脏在内“主神”的整个神经系统,甚至精神心理因素。
首先,养心要开心
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”,若能笑口常开,就能改善情绪,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。
其次,睡好可宁心
热天睡好觉,胜吃西洋参”。睡眠好,有利于心神的宁静。睡好了还要早起,清晨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,呼吸新鲜空气,舒展人体阳气,也可以顺便听听小曲儿,“听曲消愁,有胜于服药矣。
第三步:少动多静和夏不坐木
从中医理论方面讲,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,阳气具有护卫体表、抵御外邪的功能。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,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。小暑时气候炎热,人体能量消耗较大,此时宜遵循“少动多静”的养生原则,以免阳气外泄太过。
小暑节气气温高、湿度大,久置露天的木料,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。人如果在上面坐久了,可能诱发痔疮、风湿和关节炎等病,因此小 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。
第四步:小暑饮苦,清热祛暑
由于暑气炎热,我们的食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那么我们应该吃些什么度过这炎炎夏日呢?
芥蓝
芥蓝是叶菜类中含维生素较多的青菜,它含有有机碱,这使它带有一定的苦味,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,增进食欲,还可加快胃肠蠕动,有助消化。芥蓝中另一种独特的苦味成分是金鸡纳霜,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,起到消暑解热作用。
苦瓜
苦瓜味苦,生食清暑泻火,解热除烦;熟食养血滋肝,润脾******,能除邪热、解劳乏、清心明目、************。苦瓜含有较多的脂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C,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。
莴笋
莴笋又称莴苣,茎、叶中含莴苣素。莴笋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,可刺激消化酶分泌,增进食欲。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。
芹菜
芹菜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胡萝卜素、B族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铁、钠等。同时,具有平肝清热,******利湿,除烦消肿,凉血止血,健胃利血、清肠利便、润肺止咳、降低血压、健脑******的功效。
莲子
莲子是一种非常适合夏季的滋补佳品。它味甘、涩,性平,养心******的功效。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,可以健脑,增强记忆力,提高工作效率,并能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。